新聞>整形資訊>正文 分享

皮膚科醫生被公開舉報,做美妝的也慌了?

2023.08.22出處:i美妝頭條作者:一涵責任編輯:一璇
摘要:醫藥反腐,對美妝行業影響有幾何?

“又有代表被抓了,學術會暫停了,醫藥群都解散了”

“現在大家都在避風頭,有的醫院讓大夫把五年內的講課費都吐出來?!?/p>

“大家都開始解散會議群聊、刪除信息?!?/p>

……

史上最強醫療反腐正在席卷全國,規模之大,史無前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70余名各級原任或現任醫院院長、書記落馬,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全國300萬醫藥代表人心惶惶,連夜刪除與醫生的聊天記錄,對相關的職業問題避而不談。

而這場“反腐風暴”仍在持續深入,和化妝品行業關系最為“緊密”的皮膚科醫生也定不住了。

據報道,8月15日,一則關于“安徽省立醫院皮膚科主任張思平收受賄賂”的消息傳了出來。具體來看,一名叫“單正西”的醫藥代表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主動曝光了行賄一事,并把曝光材料貼進了醫院大廳皮膚科主任張思平的簡介旁邊。

這份曝光材料上寫明了張思平主任任職于安徽省立醫院皮膚科,收受醫藥行賄50萬元。曝光材料還指出藥品“達霏欣”出廠價格為35元,賣給病人時售價高達117—144元,而張主任每盒收取提成35—40元。

而對于這份曝光材料,安徽省立醫院紀檢部門也做出了回應,表示醫院信訪部門已獲知此事,正在對內容真實性進行核實。

那么,此次“醫藥反腐”對化妝品行業造成了什么影響?是否會影響皮膚科醫生與化妝品行業間的合作?“醫”和“美”之間應如何更好地發展?

01、多家上市公司作出回應

“這種現象在皮膚科也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多出來的那部分應該就是藥代給的推廣費用”,一位業內人士就上述的爆料如是說道。

而這,恰恰是此輪反腐風暴的整治重點。從國家衛健委8月15日發布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有關問答中可知,此次反腐聚焦的是醫藥行業一些“關鍵少數”、關鍵崗位人員,利用權力尋租、大肆收受回扣、行賄受賄等違法行為。

受各類消息影響,投資者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在投資平臺向醫藥行業公司發問:“醫藥反腐對公司到底有什么影響?”“公司及領導員工是否經得住檢驗?”,而上市公司們也緊忙出來辟謠,其中就不乏華熙生物、愛美客、馬應龍等和美妝、醫藥行業都有關聯的上市企業。

其中,馬應龍在互動平臺表示,醫藥反腐有助于推動醫藥行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公司始終以合規為底線,推動經營持續健康發展。

“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表示,醫藥領域反腐作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推進醫藥衛生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受益于部分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藥品中標,公司醫藥產品業績持續向好,但該產品業績占公司整體業績比例較小,對公司影響有限。

“醫美茅”愛美客回復稱,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民營醫美機構,在公立醫院的銷售金額很小,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醫療反腐對公司業務經營沒有影響。

從上述上市公司的回復大概可知,此輪反腐對公司影響不大,并積極表態支持醫療反腐行動。

此外,美妝頭條也就此問題采訪了多位化妝品行業人士,均表示此次“醫藥反腐”的重點主要圍繞醫藥領域,而化妝品本身并不進入醫院渠道進行售賣,對化妝品行業沒有直接影響。

但是,在今年5月10日,國家衛健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豆ぷ饕c》指出,將聚焦醫療美容等領域,嚴禁醫生違規直播帶貨獲利,以及假借學術名義收受紅包。而這一舉措引發了醫美和化妝品行業的連鎖反應。

近幾年來,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各個環節也存在著肆意發展的亂象。不論是上游器械廠商、醫療服務機構,還是下游平臺服務商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不合規的現象。

但是從目前的反腐行動來看,暫未對醫美行業如醫藥行業般形成風暴式的整治。對此,湖北省美容化妝品商會會長、湖北研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出新教授表示,“醫美企業是屬于民營機構,雖然醫美行業確實存在著虛假宣傳和過度醫療的亂象,但是醫美本身不走醫保,和醫藥反腐是兩回事,所以即使要整治也不在此輪風暴的中心?!?/p>

“反腐監管趨嚴,未來對醫美或者化妝品行業有沒有什么雷霆行動,還不好說?!币恍袠I法規人士表示。

02、皮膚科醫生不能為化妝品“站臺”?

當“醫藥反腐風波”也在化妝品行業掀起波瀾時,業內關于“皮膚科醫生為化妝品站臺被禁”的聲音也隨之傳出。

這消息并不是空穴來風,一些學術會議在醫藥領域反腐的形勢下,宣布暫停、延期,而在醫藥圈,假借學術會議名義來收受回扣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在《工作要點》中,也指出了要劃清“紅包”回扣等問題。而過往在美妝行業,有醫生參與的活動并不少見,那么是否真的嚴重至被禁呢?

如今的美妝行業功效護膚大行其道,而皮膚科醫生憑借自身的專業性,已成為美妝行業重要的參與者,從護膚,美容儀到醫美,醫研共創模式如火如荼,甚至行業還戲言道“皮膚科醫生不夠用了”。

同時在社交平臺上,以“XXX醫生”為名的賬號更是數不勝數,同時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專業,需要更多權威性的信息,醫生類的賬號也隨之增多。例如,在小紅書上以“醫生護膚”為關鍵搜索相關詞條高達16萬+,抖音平臺上“皮膚科醫生”相關賬號超200個。

不難看出,“醫生”和“護膚行業”的捆綁可謂是越來越深。那么醫生和化妝品是否會因此松綁呢?對此,美妝頭條采訪了多位行業人士和法規專家。

廣東省功能化妝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郭清泉教授表示,現在沒有明確的法規說醫生不能給化妝品站臺,只是不能以醫院這類事業單位的名字作為化妝品的標簽。

陳出新也表示,化妝品行業請醫生來講課絕對不是國家要整治的范圍,并且也是允許的?!暗遣荒芾冕t生的身份來做虛假宣傳,這是有關部門會重點整治的?!?/p>

國家衛健委也回應稱,醫藥行業的學術會議是學術交流、經驗分享、促進醫藥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開展的學術會議和正常醫學活動是要大力支持、積極鼓勵的。需要整治的是那些無中生有、編造虛假學術會議的名頭,進行違法違規利益輸送,或者違規將學術會議贊助費私分的不法行為。

美妝行業也同理。

但是,化妝品違禁詞網創始人李錦聰也直言道,其實法規限制不了,在利益面前沒多少人能抵得住誘惑,人之常情的事。就像反腐不斷,越來越嚴,始終無法“根治”。

那么,美妝企業與醫生之間的合作的界線究竟在哪?目前還存在哪些亂象?應如何更好地合作共贏呢?

03、與醫生的合作不能流于表面

眾所周知,當前的化妝品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工業產品,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科技產品。因此,化妝品行業與皮膚醫學的交集越來越多,例如,醫生與品牌合作進行醫研共創、醫生自創化妝品品牌、醫生以自媒體平臺進行護膚知識的科普等。而“產學研醫”共融也成為了化妝品產業精進的法門。

又如,今年年初,歐萊雅集團宣布旗下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L’Oréal Active Cosmetics)正式更名為皮膚科學美容事業部(L’Oréal Dermatological Beauty),真正入局皮膚醫學賽道。另據了解,歐萊雅在全世界范圍內,和各個地區的皮膚科醫生都有良好的聯系溝通,并且有科學委員會。

但是,皮膚科醫生與品牌如火如荼的合作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作為科學發展,醫生參與進來對行業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始終有一些不守規矩的企業過度利用,誤導消費者?!崩铄\聰如是說道。

此外,不少行業人士均表示,雖然現在國內也有很多品牌在大力發展自身的品牌建設,不論是從科研人員的配置、技術創新的投入都有所積累。但是目前大部分皮膚科醫生在品牌產品從研發到使用的參與度并沒有宣傳所說的那么高,并且部分醫生為品牌背書有夸大嫌疑。

“化妝品行業是需要醫生多多參與進來的,無論是學術的活動還是品牌產品的研發”,陳出新說到。

在皮膚學的基礎研究中,大多數都是圍繞皮膚的生理病理、皮膚結構等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在基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可以應用于化妝品行業當中。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顧問劉瑋曾在公開的直播中表示,在皮膚學近十年來的研究進展中,每一項研究都可以和化妝品開發相結合,且落在實際應用中僅有一步之遙,前沿科技成果勢必會推動化妝品產業走向更加長遠、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因此,皮膚科醫生和美妝企業間的合作不能流于表面,要回歸學術推廣的本質,通過更深度地合作,以推動更具競爭力產品的開發,化妝品行業才能繁榮發展。

關鍵詞: 醫藥 皮膚科 美妝
相關閱讀:
分享到: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入口-亚洲不卡一区成人-中文久久少妇免费-美女吹潮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