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拉開了我國化妝品行業朝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的帷幕。新規的實施也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化妝品步入功效時代的標志。
伴隨著新規實施,我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新興市場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國內需求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化妝品產業競爭加劇,“研發內卷”更加激烈。
“研發內卷”讓越來越多公司注重產品研發的科學性,加大科研投入,搭建自身的科研體系。而在消費升級、新規不斷出臺的時代大背景下,化妝品新品研發周期不斷拉長,化妝品企業站上了新的時代風口,化妝品行業也迎來了真正的“洗牌”。
01、化妝品新品開發周期越來越長
“2021新頒《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執行,對化妝品業的各方帶來的影響可以用‘巨大’來形容?!彼拇ㄊ≥p工業研究設計院日化高級工程師、雅蘭國際研發制造中心首席科學家楊躍飛表示。同時,他強調,從研發角度宏觀來看,新規施行之后,新品開發的周期明顯變長、變慢了。
從備案角度來看,新品備案數也明顯比新規之前有較大的跌幅,化妝品法規咨詢公司恩特科技總經理賈逸丹向記者表示,“一方面,備案所需要的資料變多,采購原料時需額外提供材料;另一方面原料商需提供使用數據,提供毒理學報告,成本更高,周期更長;并且產品所宣稱的功效必須有依據,而這至少需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來實驗驗證?!眰浒噶鞒涕L、難點多顯著拉長了化妝品新品開發的周期。
而對于特品新品開發更是如此,自國家加大對“一號多用”打擊力度以來,對套證監管日趨嚴格,違法風險提升。美白、防曬在內的五類特殊化妝品以及新功效,需取得“特證”后方可合法銷售和使用,而特證的審批流程大約在一年到一年半,從前“鉆漏洞”迅速推出新品的“行業潛規則”早已不復存在。
楊躍飛透露,過去國貨品牌新品開發最快一到兩個月可以完成,最慢也不過五六個月。但新規后,一個新品從提出開發需求到研產上市,幾乎沒有企業或品牌能夠半年就完成。能完成的一般都是老品更新(核心的配方、功效、生產工藝等未變),真的新品(即新配方、新包裝等)開發正常需要的一年以上周期。
“新品開發周期速度是放緩的,這是必然現象。具體來說配方測試時間拉長了、打樣時間拉長、同時產品功效需要做功效報告,行業監管力度越來越大”,國貨品牌孔鳳春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新品研發的時間周期是之前的兩倍?!?/p>
一般來說,新品開發周期與開發項目自身技術設定(難易度指數)、以及開發者實力(團隊、軟硬件、資金)息息相關,具體說就是與研發程序設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完整性、嚴格性相關?!靶乱幒箝_發周期普遍變長了,這是對大多數企業或品牌而言的”,楊躍飛向記者強調,開發周期明顯變長的因素主要有“幾難定”:選品難定,劑型難定,功效難定,原料難定,測試難定、包裝難定,備案難定、注冊難定,生產難定,銷售難定。
吳文武
起底干細胞美容真相,又一個美麗智商稅?
陳根
陳根:從精靈耳到小腿神經阻斷術,醫美走向“過度”
李濱
輕醫美的機會與挑戰
陳柏君
新開美容院,是開店面好,還是工作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