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代替GB 23350—2009,并將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其中,該標準對化妝品過度包裝做出了明確定義,規定了化妝品過度包裝的要求、檢測和判定規則,并且指出該標準只適用于食品和化妝品的銷售包裝,不適用于贈品或非賣品。
針對化妝品領域,該標準覆蓋了護膚水、護發、散粉、牙膏等16個品類,從包裝層數、包裝成本和包裝空隙率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三項中有一項及以上不符合標準要求則判為“過度包裝”。并提供了相應計算、檢測、判定方法。
從包裝層數來看,化妝品包裝層數應不超過4層,以直接接觸內容物的包裝為第一層,有N層包裝的商品,最外層為第N層;如同一包裝含有包裝層數不同的商品,僅計算對包裝層數有限量要求的商品。
從包裝成本來看,生產單位應控制除直接與內容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得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
“該標準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具有法律效力?!睒I內相關人士向記者強調。據了解,在2020年9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第六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避免過度包裝??h級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過度包裝的監督管理?!?br/>
如今的GB 23350—2021法規則首次明確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義務性規定,并加強了標準的實施力度。
“(該標準的修訂與實施)是必然的、正確的?!辟Y深美妝評論人、億優美數字供應鏈平臺創始人白云虎表示。一方面,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目前消費者需求更加趨于理性,同時當下消費明顯降級,如何用更合適的價格購買到更好的產品是消費者的核心訴求?!鞍b不屬于消費者的根本訴求,且與理性消費相悖?!卑自苹⒄f。
誠然,消費者也已經“苦過度包裝久矣”。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諸如“好大的箱子,差點懷疑自己買了啥”“自用根本用不上這種禮盒包裝”“只想要極簡包裝、環保包裝”……此類的評論不在少數?!盎瘖y品包裝只需要發揮承載化妝品的功能就可以了,”經常在朋友圈吐槽過度包裝的小張向記者表示,“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實用方面,我都認為過度包裝是沒必要的,會有一種為包裝買單的感覺?!?/p>
事實上,在激烈的化妝品市場競爭中,承載品牌調性的精美包裝曾是吸引消費者第一關注度從而促使消費者購買產品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在各大節日期間,如何讓包裝擊中消費者,體現儀式感成為各個品牌考慮的核心點之一。但在“雙碳”政策施行,環保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當下,消費者觀念日益轉變,精美繁復的包裝就顯得有些冗雜且不必要了。
“另一方面,新修訂的過度包裝的標準也體現國家對化妝品行業標準化發展的要求,”白云虎表示。目前,化妝品產業趨于規范化,包裝并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只是運輸過程中保護產品的普通一環,過于重視包裝未免顯得有些“本末倒置”,所以“包裝瘦身”是必然要求?!鞍b的很豪華但產品本身不好用,這從某種意義上不也是‘欺騙’消費者嗎?”他補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貫徹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寶潔曾承諾到2030年將減少50%的包裝用新鮮塑料;聯合利華則承諾到2025年,集團將減少超過10萬噸的塑料包裝絕對使用量,并加速可再生塑料的使用;國產品牌珀萊雅堅持全面的ESG管理,已建立起了從上而下覆蓋全公司的ESG組織架構。
在新規不斷出臺,政策不斷收緊,監管越來越嚴格的當下,我國化妝品行業正朝著更規范的方向不斷發展,這樣的大環境對于本身在規范體系下運作發展的企業來說顯然是有利的,“這樣的環境對于整個化妝品行業是利大于弊的,有利于‘良幣驅逐劣幣’”白云虎強調,“想把握這個趨勢、更長遠發展要做到三方面,一是堅持貫徹國家標準,將此作為發展的底線;二是將滿足消費需求為核心;除此之外,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時間、耐心來投入周期,適應大環境?!?/p>
吳文武
起底干細胞美容真相,又一個美麗智商稅?
陳根
陳根:從精靈耳到小腿神經阻斷術,醫美走向“過度”
李濱
輕醫美的機會與挑戰
陳柏君
新開美容院,是開店面好,還是工作室好?